摘要:2024年12月,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和多式联运领域的业务总量指数分别环比上升了0.6、1.1和0.3个百分点。
从国铁集团最新消息获悉,2024年,中欧班列开行数量和发送标箱量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全年共开行1.9万列中欧班列,发送207万标箱,同比增长分别达到10%和9%。
中亚班列同样表现强劲,全年开行1.2万列,发送88万标箱,同比增长10%和12%。
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全年发送96万标箱,同比增长11%。
物流业作为连接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是国民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环节。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4年12月份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3.1%,环比上升0.3个百分点;中国仓储指数为50.6%,环比回落1.8个百分点。
在主要指标中,业务总量指数、新订单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标志着2024年物流业的顺利收官。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何辉指出,2024年12月的物流景气指数达到年度新高,显示出我国物流业的活跃度持续增强。
业务总量指数、库存周转次数指数、资金周转率指数、设备利用率指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指数、从业人员指数均处于扩张区间。
尽管业务活动预期指数有所回落,但仍然保持在55%以上,表明市场预期在季节性因素影响下保持平稳向好。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物流统计处处长胡焓进一步分析,2024年全年,物流景气指数呈现出“前稳后升”的格局,物流运行整体稳中有升,高质量、高效率的供给能力持续提升,为国内国际循环的畅通、商品流通的加速以及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
胡焓强调,2024年下半年,我国政府加大了政策实施力度,有效推动了供应链产业链上下游需求的释放和循环畅通,多个指数在下半年保持了连续上升势头。
在政策助力、内生动力和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2024年,我国加快了“两重”“两新”项目的落地实施,各地积极推出家电、汽车、厨卫以旧换新政策以及工业大规模设备更新方案。
此外,新一轮关税措施出台前的全球货物贸易出现了短暂的“窗口期”,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物流业务总量指数连续5个月上升,12月份业务总量指数达到53.1%,比7月份上升了2.1个百分点。
道路运输作为经济的“毛细血管”,深入城乡各个角落,对物流配送至关重要。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的持续升级不仅改善了出行条件,还为物流配送提供了便利,促进了乡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满载果蔬、粮食的货车从田间驶向城市,特色农产品通过公路运输畅销全国。
具体到运输领域,2024年12月,道路运输、水上运输和多式联运领域的业务总量指数分别环比上升了0.6、1.1和0.3个百分点。
铁路运输业、航空运输业、邮政快递业务总量指数均保持在55%以上的高景气区间。
胡焓还指出,2024年12月份,电气机械、半导体、通信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和新能源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的物流需求增加。居民消费潜力持续释放,网络购物需求平稳。
煤炭、粮食等大宗物资在前期增量基础上有所放缓,铁路运输业务量有所回调。
水运领域物流业务量总体增长,但国内外市场表现不同,国内沿海散货运输波动回调,跨境电商和一般货物贸易带动海运集装箱平稳增长。
Be First to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