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中国经济报导:国家统计局于9日公布了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了2024年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的变动情况。
CPI环比有所下降,同比小幅上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指出,11月份的CPI环比有所下降,主要是由于气温偏高及出行需求回落等因素的影响。然而,与去年同期相比,CPI仍然小幅上涨。
具体来看,CPI环比下降了0.6%,这一降幅比上个月扩大了0.3个百分点。
其中,食品价格超季节性下降是导致CPI环比下降的主要原因。
食品价格下降了2.7%,降幅超过了近十年同期的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
由于11月份全国平均气温达到了1961年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冷空气过程偏少,有利于农产品生产储运,导致鲜活食品价格大多超季节性下降。
鲜菜、猪肉、鲜果和水产品价格分别下降了13.2%、3.4%、3.0%和1.3%,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46个百分点,占CPI总降幅的约八成。非食品价格则由上月持平转为下降0.1%。
从同比角度看,CPI上涨了0.2%,涨幅比上个月回落了0.1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上涨1.0%,涨幅比上月回落了1.9个百分点。
猪肉和鲜菜价格分别上涨了13.7%和10.0%,涨幅均有回落;鲜果价格由上月上涨4.7%转为下降0.3%;牛肉、羊肉、食用油、禽肉类和粮食价格降幅在1.1%—13.5%之间。非食品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持平。
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收窄
董莉娟还指出,11月份,随着一系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的协同发力,国内工业品需求有所恢复,PPI环比由降转涨,同比降幅也收窄。
从环比数据来看,PPI环比由上月的下降0.1%转为上涨0.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了0.1%,涨幅与上月相同;生活资料价格由下降0.4%转为持平。
水泥、有色金属、钢材等工业产品价格上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了1.2%,其中水泥制造价格上涨了6.2%,玻璃制造价格上涨了1.8%。
同时,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了0.7%,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了0.3%。
从同比数据来看,PPI同比下降了2.5%,降幅比上个月收窄了0.4个百分点。
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2.9%,降幅比上月收窄了0.4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下降1.4%,降幅收窄了0.2个百分点。
在调查的主要行业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下降了1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下降了11.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下降了5.0%,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下降了3.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价格下降了2.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价格下降了2.4%,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下降了0.9%。
值得注意的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下降了8.2%,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下降了6.3%,降幅比上月均扩大了0.7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11月份的CPI和PPI数据反映了我国经济运行中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CPI的环比下降和同比小幅上涨显示出消费市场的稳定性和食品价格的影响,而PPI的环比转涨和同比降幅收窄则表明工业生产逐渐回暖,政策效果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