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施行,将为我国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动我国能源行业迈向更加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时代。
中国经济报导:《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将于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重大法律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能源行业迈向了法治化、规范化的新阶段。在接受采访时,多位专家纷纷表示,这一法律的施行将对中国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此次能源法的颁布,填补了我国能源领域统领性立法的空白。中国法学会能源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兴华表示,能源发展具有系统性,涉及多个领域和环节,仅依靠单行法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能源领域缺乏一部具有基础性、统领性的立法,此次能源法的出台,对于推动能源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进一步指出,在原有的单行法规范下,各个能源品种之间各自为政,存在着衔接上的真空。
在“双碳”目标下,能源行业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迫切需要一部法律来指导能源发展和转型。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共九章,涵盖了能源规划、能源开发利用、能源市场体系、能源储备和应急等能源领域的基础性重大问题,并在法律层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专家们认为,能源法的出台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增强了投资信心。
王鹏指出,能源法第二十六条鼓励合理开发利用生物质能,为生物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此外,能源法对煤炭、油气等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定位进行了法定化,有助于各主体精准把握发展趋势。
他认为,能源法的出台使得近年来的制度、办法、规则得到了法律化,明确了行业的发展方向,增强了市场经营主体的信心,也将促使他们对能源的投资更加大胆。
能源法还明确规定,“支持各类经营主体依法按照市场规则公平参与能源领域竞争性业务”。这一规定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
陈兴华认为,我国长期推行能源体制改革,能源领域的市场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能源法将鼓励多元化投资、保护投资人权益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加以明确,对于提振能源市场的投资信心具有积极作用。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展面临消纳难题。能源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国务院能源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中长期发展目标,按年度监测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情况,并向社会公布。”这一规定将有助于推动非化石能源的消纳,缓解新能源发展的瓶颈问题。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指出,能源法要求对非化石能源替代编制规划并进行年度审查,这实际上设定了倒逼机制。在此基础上,能源法还加快推进能源市场体系建设,通过市场化改革构建一个更能优化资源配置的体系。
杨雷表示,能源法多处提到就近开发利用,鼓励发展分布式能源和多能互补,也涉及到如何更好消纳具有波动性的风光资源。通过倒逼机制、市场推动和合适的疏导方法,能源法将激发新的商业模式创造活力,不仅能够解决当前的问题,还对未来的长远发展方向具有明确的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的施行,将为我国能源行业的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推动我国能源行业迈向更加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时代。